2018年08月
高淳山水钟灵毓秀,素有“江南胜地”之说。其境东有连绵起伏的丘陵山地,境西曾为浩瀚无垠的丹阳大泽。以一邑而独揽山川之美,这自然是造物主的垂青,难怪旧邑志誉之有“磅礴之气”, 而为“金陵王气(之)峡”了。如所周知,高淳在南京早期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优美的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当功居其首。
下坝、桠溪、漆桥一带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打制石器,不仅将高淳地区人类开发的历史提前到50万年前,亦成为江宁汤山葫芦洞猿人化石之外南京地区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物证。由于邻近的溧水回峰山神仙洞早年还曾发现距今一万年以上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化石及一块小陶片,人们有理由相信高淳西境是今后探索南京乃至江苏远古历史最值得关注的地区之一。
现存面积约6万平方米、距今6300年前的薛城遗址,以大量保存完好的人类遗骸、类型多样的居住遗迹和地域特色鲜明的陶器群而广为人知,是南京地区已知面积最大、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遗址发现之初,《人民日报》曾以“南京远祖在薛城”为题进行过报道,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高淳境内另一著名史前遗址是固城镇檀村的朝墩头遗址,遗址12号墓出土的一尊新石器时代晚期玉人像被认为是模自先民的男性神像,是高淳也是南京先祖形象的真实写照,堪与此前浦口营盘山遗址发现的一件陶塑人面像相媲美。由于薛城遗址及朝墩头遗址迄今已发掘的面积都极为有限,可以期待其地下还埋藏有更多未知之谜。
相当于中原夏商时代的高淳还只是濑水之滨领域不大的方国之地,根据文献记载的线索,其国名应为赖国,或称厉国。赖国游走于吴、楚等大国之间,而主要附庸结盟于吴国。春秋时期的高淳成为吴、楚拉锯之地,而主要属吴。周景王四年(前541),吴国在其地设置濑渚邑,并筑城以抵御强楚西侵。濑渚邑是高淳最早的行政建置,濑渚邑城则是南京江南地区最早的古城池,比越灭吴后在金陵城南所筑的越城早69年,比楚灭越后在金陵城西所筑的金陵邑城早208年。赖国之国都及濑渚邑之治所一般认为即在今固城遗址内偏西部。关于固城之得名,旧以城池坚固遂称,近有学者指出其读音近于吴国国号“攻吴”“句吴”,其命名实与吴国相关。其后濑渚邑城一度为楚国占领,楚平王还在此大建行宫,故又称“楚王城”。周元王三年(前473),吴亡,高淳之地改属于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越亡,高淳之地又改属于楚。高淳境内广泛分布的土墩墓及陆续出土的大量精美青铜器即为这一时期的典型遗存,是这段纷繁历史的重要见证。这一时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事件当属胥河的凿通。春秋时期伍子胥主持开凿的胥河虽有伐楚的军事目的,但东流水道的打通,使高淳湖区水位得以下降,在客观上为围湖兴造相国圩等创造了条件,高淳由此进入有史以来土地开发利用的第一次高潮。
令人感兴趣的还有旧县志记载或邑民世代相传的这一时期的精彩传说,举其要者如孔子适楚登临游子山的传说、漆桥介墟春秋高士介子推之墓的传说、桠溪境内荆山卞和献玉的传说、漆桥后皋村战国义士羊角哀和左伯桃之墓的传说,等等。这些传说尽管学界多认为非有其实,而与两晋、两宋之际境内的移民浪潮有关,但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它们皆已成为今日高淳历史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