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

工匠精神造就了一代名匠徐豫祥

/陈后翔

 徐豫祥,淳溪镇人,民国六年(19173月,生于新桥村一个殷实的耕读之家。祖居阳江镇新桥村,是高淳尽人皆知的羽扇名匠,省级“非遗”传承人。幼年读私塾,后因家境败落而中途辍学。为减轻家庭负担,12岁到县城陈森泰羽扇店当学徒。四年满师后,留在陈森泰羽扇店帮工,继续追随师傅陈书木学艺。帮工期间,他细心识别各类禽毛,认真钻研各种羽扇产品的制作工序和操作方法,很快成为一名能独当一面的熟练工人。

1949年高淳解放后,他积极参加基层工会的筹建工作,当选为淳溪镇工会副主任。一度兼任县城镇安街街长,参与基层政权建设。由于兼职多,社会活动频繁,本职工作受到影响。县供销合作社成立后,组织上安排他到城郊供销社工作,这才有了固定的收入。

这年夏天,高淳遭大水,农田被淹,百业俱损。羽扇业也一样,缺乏资金与原料,生产难以为继。徐豫祥虽离开了羽扇行业,但从未中断与羽扇工人的联系。当了解到这种情况后,他四处奔波,最终通过县总工会与镇江地区及县有关部门联系,为羽扇工人争取到一笔无息贷款,解决了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同时,他还利用本职工作的方便,积极参与羽扇工人的生产自救,协助镇政府将一批分散生产的羽扇工人组织起来,成立了生产自救小组,依靠集体的力量发展生产。这时的徐豫祥,已是四个孩子的父亲,老母要他扶养,一家七口就靠供销社一点微薄的工资,生活难以维持。羽扇业同仁见他生活困难,都劝他还是回来做毛扇,凭他一身好手艺,收入不会低,维持一家人吃喝不会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毅然辞去供销社的工作,重操旧业,加入到淳溪镇羽扇工人生产自救小组。

淳溪镇羽扇业生产自救小组在人民政府的关心扶持下,生产蒸蒸日上,工人们情绪高涨。为了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激,大伙一合计,决定选用最好的原料,选出手艺最好的师傅,制作四把大型掌扇,送给毛主席、朱总司令、饶濑石、管文蔚等中央和地方领导。徐豫祥和其他三位师傅,每人一把,承担了这项任务。他们选用上好的芝麻雕尾毛和精美的象牙雕花托柄,制作出四把长40公分,宽31公分的大型宝剑式掌扇,送到了北京。中共中央办公厅收到扇子后,寄来表扬信,并汇来一笔资金致谢。

1954年,随着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兴起,淳溪镇羽扇工人生产自救小组改组为生产合作社,徐豫祥当选合作社监事会监事,兼产品检验员。当时,羽扇社实行计件工资制,多做多得少做少得。徐豫祥既要教徒弟,又要检验产品,忙得顾不上干自己的活,只能早上班晚下班,有时干到深更半夜。他当产品检验员,除了认真把好产品质量关,还对产品在质量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找出问题的要害,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具体操作方法,传授给年轻一代,既当检验员,又当教练员。1956年,江苏省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徐豫祥作为高淳羽扇业的唯一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与苏州刺绣、扬州玉雕、无锡惠山泥人、宜兴紫砂陶瓷、南京云锦等全省特色行业的代表聚集一堂,交流生产经营情况,切磋技艺。会后,省文联与有关部门联系,让高淳送去一批羽扇样品,长期在南京的省美术工艺品展览大厅展出,扩大了对外影响。1957年,高淳羽扇开始由外贸部门成批出口海外,跻身国际市场。

徐豫祥担任产品检验员,当了一茬又一茬。检验员是义务职,工作也不好做。发现问题不指出来,让次品流入市场,既坑害顾客,又会影响单位的声誉;指出问题,责令改进或返工重做,必然得罪人。放松了不行,抓紧了事情难办,左右为难。但徐豫祥抛开私念,知难而进,想的是要为高淳羽扇业的发展,尽一份老工人的责任,想的是抓住这一机遇,把自己制作羽扇的经验和方法传授给年轻一代。每当工人送产品来检验时,他会马上放下手中的活计,一把一把仔细检查。发现问题不仅坦诚地指出来,还给对方分析原因,传授改进的方法。尤其是对刚进厂的年轻工人,他更是多一份热情,发现质量问题必定耐心指导,循循善诱,直到对方乐意接受为止。他的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诲人不倦的无私精神,得到了领导和同仁们一致好评。

1958年,徐豫社被派往安徽当涂县、安庆等地开班授徒,传授羽扇制作技术,一去就是一年多。回来后,正碰上国庆十周年在北京举办全国工艺品展览会。高淳羽毛扇被省里指定为送展产品。制作展品的任务,自然又落到他的肩上。他顾不上休息,放下行李就一头扎进工作室,专心致志地干了起来。他和王恒琪等老师傅制作的60把样品扇,展览会一结束就被日本客商抢购一空。

制作羽扇,是一项驾驭羽毛的手工工艺,熟悉各类禽毛的品种、特性及其功用十分重要。徐豫祥从学徒起,就对各种各样、五光十色的禽鸟羽毛产生了兴趣。每看到一种羽毛,便要弄清楚是什么禽鸟身上的毛,这种鸟生长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生活习性,毛色、质地与其它鸟有什么不同,等等。如请教老师傅说不清,就找书本看,找来实物比对。有机会出差到外地,总要抽空到当地的动物园参观禽鸟馆,细细观察识别,记住种种鸟类的毛色特征。有一次去上海,别的同事都去南京路上观光,而他却独自去了上海自然博物馆。一进鸟类馆,就被陈列在那里的各种各样的鸟类标本所吸引,一时目不暇接。其中有他熟悉的,也有许多从未见过的。熟悉的禽鸟,过去只知俗名,而不知学名,更不知其户地、特性。而这一些,标本下面的文字说明都写得清清楚楚。他兴奋不已,立即拿出笔记本,边看边将一块块标牌上的文字说明抄录下来。经过如此认真的学习、研究,为他在实际操作中熟练驾驭各类禽毛,起了很好的作用。他可以见什么毛做什么扇,并根据原料的特点,确定扇子的品种、规格,以及如何搭配装饰。他给扇子赋形,不拘泥于传统的式样,而是根据毛料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达到最佳效果。他将一只猫头鹰翅膀上的翎毛,设计成一只花纹密布的黄褐色花瓶,中间穿插色彩斑斓的野鸡尾毛作对毛,上端高出“瓶口”一二寸,卷曲的野鸡毛倾向两侧,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枝,对称插在花瓶之中。他在用灰色鹅毛制作的“平光月”埠头扇中,穿插上几根花稍的孔雀毛,使原本很单调很普通的一把鹅毛扇,变得妙趣横生,引人注目。孔雀毛上绿色和黄色相间的圆形花纹,夹杂在青灰色的鹅毛中,看上去就像一张有眼睛有鼻子的大花脸的脸谱,形象生动。他给矮小的珍珠鸡翎毛接杆加长,做成一把把小圆扇,竟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珍珠鸟的翎毛呈浅蓝色,上面布满白色圆珠形花纹,色泽淡雅柔和。制成圆扇后,看上去就像在一抹蔚蓝色的夜空中,布满无数闪烁不定的星星,给人无穷的遐想。其它如掌形扇、宝剑形扇、佛手扇、石榴扇等,都做得神形兼备,悦目赏心,叫人把玩不厌。

他制作的羽扇之所以经久耐用,跟他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密不可分。在他手中,每一把扇子都严格按质量要求和操作规程办事,从不偷工减料,敷衍塞责。为了使缝制的扇子不掀、不弓、不髭毛、不滑线,他对下针的部位、针线的走向,都有认真的研究,总结出一套成功的经验。同样,戳扇打扦也很讲究,一二三道扦各打在毛杆的什么部位,什么部位用什么形状的扦,都有规范。扦子要求根根削得粗细适宜,光滑圆正,扎进毛杆后吻合紧密,不会松动。其它如扣扇、装柄等工序,都严格按规程操作,着着到位,不留一点暗伤。作为首届县科技协会会员,他在本行业科技革新中,提出了不少创见,很多建议被采纳。他和工友王恒琪为国庆十周年全国工艺品展览会制作的样品,得到各界好评,更为国际友人所欣赏。从那以后,国务院将高淳羽毛扇列为馈赠国宾的礼品。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外事部门派人来高淳订购礼品扇,制作任务交给了徐豫祥。他深知,两把扇子虽不算什么贵重礼品,却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意义重大。因此,在用料、扇型设计以及配件装饰上,都进行了细细的斟酌。经过精心设计,认真制作,制成两把色泽调和、端庄典雅的鵰毛掌扇,如期送到上海,赠送给了尼克松总统。

他从县羽毛美术工艺厂退休时,身体仍很健朗。回家后在一间陋室中支起作板,继续从事他一生钟爱的羽扇制作。每年春夏之交,找上门订购礼品扇的顾客接踵而来。不但私人订购,馈赠亲友,单位外出联系工作,洽谈业务,也要买上几把上好的高淳羽扇作礼品,送给对方作纪念。少则数把,多则数十把,居然供不应求。一批从羽扇厂下岗的工人,想在技术上再提高,纷纷登门向他请教,拜他为师。当年被请到安徽、浙江等地教的徒弟,也远道赶来向他求教。他放下手中的工作,热情接待,毫不保留地把手艺传授给年轻一代。有人问他图的什么,他说,不图什么,图的是羽扇工艺能代代相传。

80年代初,随着电风扇的广泛应用,羽扇用来消暑纳凉的功能明显减退,生产经营滑入低谷。羽扇行业要生存、发展,必须另辟新途,在增加工艺含量,提高产品观赏价值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徐豫祥以他多年从事羽扇制作的职业敏感,捷足先登,开始对如何创新工艺,进行不倦的探索。首先在用料和造型上进行改良创新,试制出一把把样式新颖、颇具情趣的羽扇产品。诸如用珍珠鸡翎毛制成满天星小圆扇,用鸭毛制成形如佛手、蘑菇的微形扇,用杜鹃毛制成色彩斑斓的花瓶扇,无不形似而神备,表现出羽毛工艺特有的灵气。继而,他又从羽毛贴画中得到启示:既然羽毛贴画也是一种羽毛美术工艺,同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何不将两者融为一体,使羽扇的艺术层次更高一筹。他早年就尝试用废弃的野禽羽毛在纸上贴画,贴出“松鹤同年”“岁寒三友”“凤戏牡丹”“猫蝶逗趣”等传统题材的画作,色彩凝重,立体感强,颇具古朴幽雅的气韵,作品曾多次在市、县举办的画展上展出,获得好评。他利用自己这一手艺术,在小小的圆纸片上贴出各种色彩缤纷的图案,代替以往的菊花饼,贴到扇面上,产品一经出现在高淳老街,便引来许多外地的游客,或驻足观赏,或花大价钱买几把回去赠送亲友,一时成了老街抢手的旅游产品。年轻人来跟他学习贴画,他很高兴,从如何勾勒轮廓,如何设色选料,如何粘贴成形,一项一项详细讲解,耐心示范,毫无保留地把贴画艺术传给了下一代。

县羽毛美术工艺厂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也在探索如何使羽扇由实用型向观赏型转变,徐师傅的改革创新,给他们很大的启示。当厂领导登门求贤,请他谈经验出主意时,他激动万分,一口气谈了许多建议。临别时,还将一叠多年积累的羽扇佳品照交给厂领导,让他们在宣传橱窗中展出,扩大对外宣传。又拿出一张标有产品名称、规格、用料、制作要求等内容的表格,请厂领导带给师傅们参考。一颗敬业爱厂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他的业绩得到社会的认可,中央和省、市报社、电视台纷至沓来,或专题约稿,或登门采访,将他的事迹和成就在全国各地传扬,一时成为新闻人物。

徐豫祥自1979年退休回家后,一天也没有离开过他的工作室,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求羽扇工艺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中不断传承。2014年,他因肺心病突发,丢下手中未完成的作品溘然长逝,享年9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