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6
固城,俗称楚王城,位于高淳区固城镇。据史籍记载,早在东周时期,吴筑固城为“濑渚邑”。春秋战国时,地处长江下游的吴、楚、越相互争霸,固城常因各方战争的胜败而隶属多变。到了两汉,固城为溧阳县治所在地,约在东吴时逐渐废弃。
千百年来,城址几经风雨,历尽沧桑,城内虽已开垦种植,但城貌至今犹存。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文物、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对这处古代城址,省、市文物考古界的专家们不断前往考察,认为这是目前江苏境内保存较好、历史较久的一处古城址,应采取积极措施加以保护。1992年,固城遗址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被列为南京地区六个风景开发区之一。1995年,固城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地理位置与现状
固城,南濒胥河,该河向东经太湖可通苏杭,向西由固城湖可达芜湖青弋江。城址南隔河2公里,有秀山与子城遥遥相对;西南有连绵数里的花山、狮子山与固城湖相望;东北有游山、茅山、禅林山迤逦相向。
城址平面呈不规则多边形,犹如北斗七星(斗柄指向东南),分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城垣土筑。初步勘测,外城垣周长3900多米;保存较好的北城垣,基宽41米,残高4-6米,外有护城坡,顶宽25米左右。城内东西向长约1450米,南北向宽约600米,平均海拔13-15米,东南高、西南低。城垣的四面留有似城门的豁口。围绕罗城(外城)外的环状低田,宽18.5米不等,现已填淤为洼田,当为遗留下的护城壕痕迹。高出地表的土城墙,除早年因地方建设,在城南与西南角挖毁800余米外,其余地面上土城垣轮廓基本保存。罗城内的子城,为皇宫或衙署区,位于城内中轴线偏西。子城地势北高南低,高于罗城地表约4米,长方形,南北长190米、东西宽120米;四周亦筑有护城壕,现已干涸为田,宽约13.5米。据当地农民回顾,1935年前,子城基址为一片废墟,后来农民逐渐迁居于此,平地填塞护城河,致使子城原貌改变。勘测对照《嘉靖高淳县志》所载“罗城周七里三百三十步,子城一里九十步”,与之相符。
二、城址及周围出土文物与墓葬
固城遗址,至今未经发掘,但城内外留下了上自西周、下至唐宋的历史文物,尤其是两汉文物十分丰富。
春秋战国时文物常见于子城之西。1979年开挖山河连接黄金港上首段时,出土了2件春秋时期的甬钟,以及青铜剑、铜镞等。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城内发现的楚国货币——郢爰,计8枚之多。
城内汉代陶片、砖瓦,俯拾皆是。今藏于南京博物院的汉《校官之碑》,发现于固城湖滨,是目前江苏保存时代最早的一通汉碑。碑文470余字,记载了汉溧阳长潘乾为地方办学之政绩。据查,潘乾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前任溧阳令。该碑是固城汉时为溧阳县城的实物佐证。
城内挖基建宅采集到的有:汉代“云纹”“兽面纹”“阙纹”瓦当,绳纹筒瓦,长方形板瓦,模印几何纹砖,残陶器片等。尤其是筒瓦与板瓦的发现,表明固城在汉代已有比较讲究的建筑物。城外附近墓葬,上到西汉早期,下至东吴初期。
20世纪60年代初,距城址东约300米处,村民修筑水渠时曾挖毁一批西汉土坑木椁墓葬,其出土文物有长颈铜壶、铜洗以及釜、甑、镜、玉琀等。距城东约700米处,近年由南京市博物馆清理西汉土坑墓5座,随葬品计120余件,主要为铜器、陶器、铁器等。铜器类有鼎、卣、甗、剑、镜等;陶器类有鼎、盒、壶、瓿、敦、钫、灶等。从这一地所清理的墓葬,结合多年在这一方位所征集到的文物,可见随葬品多数为铁釜、陶盒和罐、壶、瓿等实用器,少数墓中随葬的陶器较少,不见铁釜,而多陶质的灶、釜、甑等;古墓的随葬品中,西汉时为实用器,进入东汉较多的是明器。这些出土器物,时代上有早晚之分。城东这片墓区,应是一处西汉早期向中期过渡的贵族墓葬群。除此以外,距城外3公里处的檀村,20世纪80年代发掘两座东汉画像砖墓,而在村南朝墩头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的文化层则上溯崧泽文化,下至春秋早期,文化内涵非常丰富。这些遗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固城兴衰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固城地区除汉墓以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墓葬极少,这可能与城址的衰败有关。调查时所见到的都是宋墓,葬于城墙上,这些宋墓以及简陋随葬品,说明固城自东吴以后开始衰败,宋代时城邑已完全废弃。南宋周必大《南归录》载:“晚步固城上,父老谓之楚王城。其周数里,但存城基……”
三、固城历史与地名的渊源关系
据《宋景定建康志》载:“古固城,春秋时吴所筑也,今溧阳县之西溧水县界,周回七里余……”周景王四年(前541),楚灵王伐吴,使子圉与吴战,吴兵不利,遂陷此城。周元王三年(前473),越王勾践灭吴,固城改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楚伐越,尽取吴地属楚,固城重归楚管辖。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废分封,立郡县,固城为溧阳县治(辖今溧水、高淳、溧阳)所在地。隋析溧阳,置溧水县,固城属溧水。明弘治四年(1491),析溧水之南,置高淳县。
但吴筑固城的这段历史,仅为史籍记载,目前尚缺乏充分的实物材料来加以说明,不过与固城历史具有渊源关系的城内外的一些地名和遗址,应该说为研究固城地区的历史变化,提供了线索。
①位于城址的东南部,面积约20多亩的一台型高地,当为“鸡鸣议事堂”故址,即清晨官员议事之处。从这处地表所见到的一层汉代残砖碎瓦和陶片,说明汉时在此有建筑物。
② “鸡鸣议事堂”之西,面积约40多亩,人们称此处地名为“校场”。所谓“校杨”,当为操练兵马之地,附近出土过汉代陶器和纺轮等遗物。
③子城南,有“桥东堡”和“桥西堡”,城东有“山南堡”以及“黄金港”“楚王庙”等地名。
④北城垣外有“瑶园”村遗址,千百年来给当地人民留下了某代皇帝在此所建的一王室苑囿,称“瑶园”,村名就来源于此。
⑤城外西北角的“玄武”村,后改“后埠”村,传说是吴失固城后,
楚王于城北固城湖口所设的一埠口码头。当时固城坐北朝南,城南为前,称“四灵”中的朱雀;城北为后,指“四灵”中的“玄武”。玄武,即龟与蛇。据清代赵翼《陔余丛考•讳龟》考证,元代时始忌讳龟,为避“玄武”,故名“后埠”。
此外,距城南200多米的胥河,冬春之际可见河底。考古人员曾沿胥河作遗址调查,在接近河底部的南北两岸断面上,其下部见一灰土层。土层所见包含物与被河水冲涮下来的陶片器型、纹饰为汉代以前遗物。器形可分印纹硬陶罐、瓮、鬲,原始瓷碗与陶豆等。印纹陶片纹饰有方格纹、水波纹、云雷纹、叶脉纹、组合菱形纹、编织纹、绳纹等。所采集到的陶片,根据低裆浅腹鼎、短颈罐、宽沿盆、束颈鬲,以及陶质和陶系、器腹、纹饰的综合分析,大致时间是春秋中期的文化遗存。对照《宋景建康志》《嘉靖高淳县志》中“伍员奔吴、吴阖闾用为将,举兵破楚,固城宫殿烟焰逾月不灭,其城遂废”以及“子胥奔吴(前522),吴王阖闾用子胥之谋伐楚,始凿胥河,以为漕运”的记载,二者同属春秋中期,这说明胥河的开凿时代应在吴筑固城之后。
至于目前“固城”保留在地面上的城垣范围,是“吴筑固城”之遗存,还是汉代在此基础上经过改筑的一处城邑,根据近年来对固城遗址的实地勘查和文物的出土方位等资料分析,提出以下三条来说明“固城”土城垣非春秋时所筑。
1.城址布局及周围墓葬为汉代特征。从城址的平面布局来看,古固城呈长方形,东西长1400米、南北宽600米。子城位罗城中轴线偏西,城内无墓地。很明显,这样的规划格局,已不具有战国时城址平面呈方形、或不规则的方形或南北长方形,以及在城内有墓等诸多特点。只是在城内按中轴线设子城,宫城皆设于制高点的布局形制,作为传统规制保存了下来。但子城方位并没有参照周代营建规划中的基本模式——子城位中,而是面向朝南,视秀山地形的相水偏西所确定的轴线方位。众多的考古资料证明,西周、春秋时期的城市规划和城内布局除宫城、宗庙祭祀场所、手工业作坊、居民区外,墓葬一般按宗法关系分布于大城内。到了西汉,城市建设虽承袭春秋、战国时期的布局形式,但墓葬制度有所不同,随着土地买卖以及汉制产生的变化而变化,将墓葬区安排在城外,城市规划中城内就不再设墓葬区。因此,城址周围的墓葬集中反映出固城的平面布局,为汉代城市规划的特征。
2.水井及城墙包含物为汉代遗存。在城内东侧和城外东南角(距城墙50-150米),先后共发现十几口水井,均为残井。井壁用汉几何纹砖,或用板瓦券成。周围迹象表明,这些为汉代居民生活饮用井。当地曾挖东城墙修路。从开挖的一段城墙近基部见到,叠压了长5.1米、厚0.75米、呈半弧形的一层红烧块。红烧土下,又堆积了一层绳纹板瓦、筒瓦和灰砖,底下为2厘米厚稻草灰。根据城墙中所含的砖、板瓦、筒瓦形制,鉴别为西汉遗存。按遗迹现状判断,这是一处废弃了的窑址。由此可以看出,至少固城的东城墙修筑时代不会早于西汉,应是西汉后期或东汉时所筑。
3.城址按汉代风水体系设计。古代选择城址,不单单从自然地形、军事方面来考虑,为求得国盛民昌,事先还需经过风水勘舆,按地形、地貌、水流方位来规划,然后才确定城址的吉地方位。按照当时的风水学,城址的东北有游山、禅林山,西南有花山和九龙群山,城之龙脉是发于东北的陇岗。城南胥河,仅面朝子城的一段呈曲抱形,河北面对子城,南面对秀山,成一轴线布置。就这段围抱形河道的形成,按照地形与河道内滩所发现的一汉村落遗址来综合分析,这段弧形澡床并非早期受水流冲击所致,而是为求城址南面的秀山地形,避风水学中“水道直而不储财”的情况,人为将这段河道朝外放宽,这符合所谓风水学中“河水之曲乃龙气之聚会也,若隐隐与河水之明堂朝水秀峰相对者,大吉大宅也”之理念。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勘舆选址”“占卜择地”的活动,古人对城基或宅基的选址,起初不过是略以择地,然后用龟甲占卜其地的吉凶来确定方位。到了两汉,阴阳五行之说与儒家的谶讳学说,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风水理论体系,并兴盛于世。而固城遗址,从整个地理环境,平面布局来看,它完全是按照春秋后期风水中“朝山、怀水,来龙昂秀”等模式来精心规划与营造的。
综上所述,对现保存较好的固城遗址,其种种迹象表明为汉代时所筑,并非春秋之城。那么,春秋时“固城”的具体地理位置又在何处?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从固城遗址周围的地形分布状况和城内早期文物的出土方位来看,早期城址的具体范围应在现城址偏西。因在固城墙屋村北向瑶园村西,地面仍有一条宽似城垣的陇岗,这应是春秋时期固城的东城垣走向。北垣走向由瑶园村断断续续向后埠村南抵固城湖畔,俗称这条陇岗为“城埂头”,其称呼,顾名思义为城墙。西垣和南垣,由于两地现为村镇所在,逐年的建筑设施,使城垣地貌已改变,仅存汉城壕遗迹。如果这两条陇岗为春秋时城垣所在地,那么城址的平面布局应呈不规则的南北长方形。这种形制,符合春秋时期城址的平面布局——多数呈南北长方形的特征。从城内早期文物的出土方位来看,西周铜戈出土于子城,春秋时编钟、青铜剑、镞等分别见于子城的西部和西北方位,楚国货币郢爰也在子城的周围,且被多次发现。而子城向东,汉代以前的遗物至今还未发现。这些不同时代遗存物的分布情况,明显反映出早、晚城址所处的不同地域,即春秋时吴筑“固城”的具体分布范围是以“子城”为中轴线成方形。结合东城墙内的包含物为汉代陶片等又说明,现保留较好的固城遗址,是汉代向城东重新扩建、改筑的一处城邑。
汉代改筑“固城”的原因,分析一下春秋时期筑城的主要性质与旧城所处的地理位置,有以下可能:由于春秋时各诸侯国攻城略地,筑城首先着眼于军事的因素。当初吴国在此筑城,将城址设在湖与河交接转角处,作为西御楚的水路咽喉地。这一地理优势,当时无论对军事、交通运输方面,都是极为有利的,但不足之处是地势较低。按目前对固城遗址所测,城西平均海拔在8-9米之间。西汉时,随着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为扩大耕种面积,沿湖围滩屯田,当时于固城外西部围的相国圩就是一实例,城外附近围田,使原本的湖、河蓄水面积不断缩小,导致水位逐年升高,这对原地势偏低的固城原址来说,势必常遭水患。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不利于城市规模的发展。到了汉代,随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城市建设由早期“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的军事性城邑朝发展经济方面转变。对此,固城的规划改造,必须避开城西这块常遭水患的较低地势来改筑或重筑。选址为兼顾到水源、交通诸地理因素,比较合理的是略向城东改建。
因此,从固城遗址的平面布局、城垣内遗物来看,所表现出来的是两汉文化特征。至于春秋时吴筑固城址的确切方位,虽疑在城西,但目前仅限于地面调查,还需通过发掘来做进一步探索与求证。
参考资料:
宋《景定建康志》卷二十,城阙志一;明《嘉靖高淳县志》;清《光绪溧水县志》;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高淳县赵村汉墓清理简报》,《考古》1961年第6期;镇江博物馆《江苏省高淳县东汉画像砖墓》《高淳固城东汉墓》,《文物》1983年第4期;宋代单锷《吴中水利书》;北京大学历史系《商周考古》,文物出版社1979年;查瑞珍《战国秦汉考古》,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